《背影》教学设计26
- 资源简介:
约3340个字。
《背影》教学设计
兴化市景范学校陈晓琦
【导学创意】
《背影》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是朱自清先生在1925年写的一篇纪实性散文,它以“背影”为切入点,描绘出了一种真挚至诚的亲子之爱、念父深情,还真实写出了作者对父爱由不解到顿悟到感念的情感历程,体现了错位之爱的“美”和“遗憾”。文章语言质朴清新,蕴藉隽永。教学本文,结构线索都容易掌握,关键点和难点是找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通点,让学生在和作者的共鸣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所以要依靠充分的朗读,和对关键词句的涵咏品味来体会这深沉的父子之爱。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2.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
3.学习本文截面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4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感恩父母的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惊世界,在这次地震中有这样一位母亲,当救助人员发现时,她已经死了,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她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身体被压的变形,成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雕像。在她的身下躺着一个用小被子裹着的孩子,约三、四个月大,孩子完好如初,还在安静的睡着。一部手机塞在小被子里,屏幕上有一条这样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孩子的生命,这是何等伟大的亲情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这种爱让我们刻骨铭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亲情却往往表现得很普通,很平淡,很琐碎……其实,在这普通,平淡,琐碎中也蕴藏着深沉的感情,我们今天所学的《背影》,就是这样一篇平凡却感人至深的文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用一个词概括父亲,并找出文中相应语言。
如:这是一个无微不至的父亲
这是一个关心儿子的父亲
这是一个坚强刚毅的父亲
……
三、重点研读,初步体会父爱。
1.自由朗读父亲买桔片段,划出描写外貌、动作的词语,总结买橘时的困难。
【明确】外貌体型偏胖,穿着臃肿年纪偏大
动作路不好走
2.文中父亲当时处于什么环境,还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儿子?请找出相关语段并分条列出父亲的困难处境。
【明确】第二小节1.闲赋在家2.祖母去世3.变卖家当4.还有亏空
师范读第二小节,生齐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出凄切的语气
3.看到父亲买橘背影时,儿子是何反应?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儿子流下了眼泪,这其中包含了对同情、不舍、感动等复杂的情感。
4. 儿子有没有在父亲面前流泪,为什么?各用一个词语概括父亲和儿子爱的特点。
【明确】怕父亲担心,不好意思在父亲和众人面前流露情感。
父亲:平凡细致(意对即可)
儿子:深沉含蓄(意对即可)
带着这样的感情自由朗读第六节。个别朗读,教师指导
5.这个努力的背影,刻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刻在了中国的文学史册上,微胖而臃肿的父亲努力地攀上月台去为他的儿子买几个桔子,惨淡光景下的父亲努力地把自己的深沉的父爱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