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24 13:56: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6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处处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春江的流水,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怨妇的罗衫。回忆我们所学的古诗文,你想起了那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好,看来同学们对古诗文名句积累很到位。是啊,这轮明月曾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发思乡之情,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被贬黄州,面对承天寺的这轮明月他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今天,我们就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对于本文的作者苏轼,你了解多少呢?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苏轼呢?
  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收录在《宋学士文集》里。
  师:对于本文的写作背景,哪位同学知道并能介绍给大家呢?
  生:宋神宗时期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其政敌就借其讽刺新法的诗,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近乎于流放。
  二、文本解读触心灵
  师:升入初中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文言文,回忆一下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来学习它呢?
  生1:读课文,翻译课文。
  生2:赏析文中的句子,感悟作者的情感。
  生3:需要背诵。
  师:好,归纳起来就是读-译-赏-悟-创,这既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的环节。
  师:首先我们来听读,注意读音、停顿。
  师:本课有哪些字我们第一次接触,停顿有哪些句子需要注意呢?
  生1:藻、荇这两个字注意字形,记住读音。
  生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生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同学们节奏划分得很准确,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生4:读得很好,音很准,停顿很正确。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刚才要求,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棒,对于本文的你们是否有深入学习的欲望呢?接下来我们疏通文意,请同学参看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如有疑难提出大家共同解决。
  师:哪位同学有不理解的字词?
  生5:“相与”是什么意思?
  生6:“庭下积水空明”怎么翻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