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9 18:28: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70字。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课前一两分种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幻灯出示明月与海相辉映的背景图片,让学生自读课文。铃响后,打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
  师:你对苏轼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
  生:(结合注释)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
  生: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师:还有吗?
  生:1079年,他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因作诗“谤讪朝廷”而获罪被贬黄州。
  师:讲得很好。现在听老师来读课文,注意字音,划出节奏。
  (教师配乐朗读)
  师:大家觉得这里有没有需要特别强调的字词和停顿?
  生:荇(xìng)
  生: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师:这句停顿把握有点难,(幻灯出示)我们来看看该怎么读?
  生: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师:很好,这里的“念”是考虑、想到的意思;“遂”理解为“于是”。我们来读一下。
  (齐读这句)
  生:还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读得不错。注意,这里的“盖”是语气词,相当于“原来是”。
  (齐读这句)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我们也一起来读读。
  (齐读这句)
  师:现在我们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
  师:大家读得很投入。但是,要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节奏,还需要我们对文章内容的了解。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内容,还有字词不能解决的可以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讨论声渐弱):大家还有哪些字词或句不能翻译的吗?
  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户”怎么解释?月光照进窗户,(我)高兴地起身走出来?
  师:大家觉得呢?是窗户吗?
  生:应该是门的意思。我从《古代汉语词典》里查出来的。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伯影也。”怎么解释?
  生:月光照在庭院中,好象水一样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相生,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怎么解释?
  生: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啊。
  师:这里的“但……耳”可以理解为“只……罢了”。
  师:基本理解了内容后,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把握好节奏,顺便揣摩一下作者的心情。 
  (学生齐读课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