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20 6:31: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40个字。

  第4课《蚂蚁》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
  2.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3.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二点为重点,第三点为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预习:
  1.认真朗读文章三遍以上,并标画出描写蚂蚁的生动词语。
  2.思考:本文通过蚂蚁想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理解、分析文中对蚂蚁的生动描写;感受文章对生存、生命的深刻思考;理解感悟式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朗读全文,积累词语。
  畏畏缩缩左顾右盼义无反顾怜悯主宰蹒跚戳破(建议:要有侧重点地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二、整体把握文章(划分层次,明确主要内容)。
  本文层次十分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1-5为第一层次6-9为第二层次
  请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对一只发现饼干屑蚂蚁的生动描写);第二层(由蚂蚁而引发的个人感悟)。
  三、分析文章,理解感悟式写法。
  1.第一层次理解与分析
  1-5自然段有四个自然段是描写蚂蚁的。请同学们专注朗读1、2、3、5四个自然段,想想这是只怎样的蚂蚁?
  (朗读后,学生交流)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
  请同学们标画出表现蚂蚁“胆小”和“自足”的相关语句,再读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呢?
  (学生交流)明确: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
  (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结合练习题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板书: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