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25 19:2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体裁格式和一般特点。
2.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运用新闻的要素、结构,分析、讲解本文。
教学难点:学习“新闻”的两大语言特点:其一,凝练、概括、准确;
其二,鲜明、富于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由时代背景入手)
同学们,我们获得信息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一般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二、课内预习
1、有关“新闻”的知识点。
同学们, “新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迅、报告文学。狭义讲,新闻就是消息。那么一则“新闻”它是由哪些要素和结构组成的呢?
明确:新闻的六要素,即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消息结构一般分五个部分:(可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分析)
(1)标题。标题包括主标、引标、副标。并非所有消息的标题都如此,可根据消息情况灵活运用,像本文只有一个主标。引标,用来说明意义,引出主标;副标,则是对生标作阐述和补充。
(2)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话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交代背景要扣紧主题。
(5)结语。消息的结语一般是最后一句或者一段话,常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的小结,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根据所报道的事实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标题、导语、主体是构成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背景和结语,可根据消息内容而定,有时需要,有时未必,有时还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全班朗读课文,老师注意正音反馈。
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请位同学上黑板注音)
绥靖suíjìng 荻港dí   歼灭jiān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āng

鄂豫区è   阌乡wén  襄阳xiāng  杜聿明yù   宋希濂lián 
 
三、重点分析课文
1、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从“新华社”到“渡江区域’奖第~部分,即“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从“20日夜起”到篇末是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的经过,并指出
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主体部分又分为三层。从“20日夜起”到“已渡过30万人”是第一层,写出中路军渡江
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是第二层,写西路.
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未是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同学们请注意:开头括号中的部分是电头。“新华社”,是消息的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