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2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1 19:10:5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10字。
  湖心亭看雪
  一、导入:
  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是寄情于山水的话,那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则是痴情于山水。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整体把握:
  1、老师读课文。要听准字音,听清句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4、自由朗读,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了一个“痴”字。
  (板书:痴)“痴”字是一篇之骨。看看痴人眼中之痴景。
  问题:
  1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映入作者眼界的是怎样的一派景观?(生读写景句。)
  2、作者笔下的西湖雪景好奇怪,比较一下,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先来看前一句,对比读一读,推敲推敲。
  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从句法上看,全句为单句,“而已”起总束作用,句中并列成分不应用逗号。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作者用字实在是奇妙,我们丝毫撼动不得。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三、知人论世悟痴心
  1、张岱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我们来触摸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
  课件:张岱简介
  2、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是在明亡后,为什么文章开篇所写的时间依然是“崇祯五年十二月”?
  作者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以示不忘故国。作者借用这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用于警醒自己。作者心系故国,字里行间传达着自己对明朝的无限哀思和对往事的无限怀恋。提及“崇祯”,心中不免隐隐作痛,作者不甘承认明亡,还不能从这一情感中走出。
  3、文中还有一个地方也表现了他的故国之思,哪里?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作者为什么只写“是金陵人”,
  作者一直背负着对故国的难解之思啊。作者心中有波澜啊。“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金陵”是故国之都,引发了他幽幽的故国之思:故国不堪回首,我何曾不是客居之人!
  明亡后张岱立誓不仕,只愿入山著书以终。故国在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是永远的痛。《陶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