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枣核》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
《枣核》教学设计
设计:董天明
【教学目标】
能利用网络解读作品,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搜集加工资料,探究海外游子表达爱国之情的多种方式。
【教学重点】
探究海外游子表达爱国之情的多种方式。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老师,在教《枣核》时,你会让学生首先了解什么?请你以老师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1 情境铺垫:(主页面上以〈月之故乡〉的音乐为主,穿插表达展现祖国壮美河山的图片) 预备铃响后学生进入主页面欣赏
2 创设情境: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
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近《枣核》。
我们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他做了些什么?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进入公共讨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在《月之故乡》的音乐声中齐读课文,思考后进入公共讨论区发布 老师可简单介绍网页的框架
3 进入公共讨论区,交流大家的答案 交流,打字慢的可口头交流
反思
3 将学生在公共讨论区的问题分析整理,发布在小组聊天室的主题上,教师可参与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如果问题探究完成还有多余时间也可向老师申请增加探究内容,教师针对情况作具体补充 学生可在浏览相关的补充资料后自由选择进入聊天室参与讨论探究 教师可在讨论结束后,请同学就问题的探究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