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9/21 9:16:5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90字。
  孔孟论学习
  甘肃古浪裴家营职中   张之亮
  教学目标:
  1.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
  2.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3.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
  4.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作者、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三、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一)生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pì)  流杵也chǔ 
  (二)翻译课文。
  古文翻译方法:
  (1)翻译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翻译方法
  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孔孟论学习》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