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教案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22 16:54:2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90个字。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通州中学邵钦
  学习目标:
  1、了解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和作者的思路,体会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
  2、学习简洁而传神的描写方法。
  3、理解文本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培养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和习惯。
  教学重点:
  树立人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美。
  教学设想:
  一、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查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各种媒体,查阅并摘录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材料。
  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文章作简要的点评,体会文中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三、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揣摩鸽子的心理,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保护大自然的措施。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想作一个调查:你们家有阳台吗?你喜欢阳台吗?(是喜欢封闭的呢还是不封闭的?)为什么?
  看来我们的家基本上都有阳台。而且大都是封闭的。对喜欢封与不喜欢封,大家的观念不一定相同。有一位作家杜卫东,他在经过考虑后却决定明天不封阳台。那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明天不封阳台》,看他是怎么考虑的。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展示)
  (正音)
  沐(mù)浴孵(fū)育倏(shū)然喧嚣(xiāo)  悖(bèi)论
  蚂蚱(mà zha)  咆哮(páo xiào)  恬(tián)淡温馨(xīn)  龟(jūn)裂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
  (1)、找出文章的思路线索:(用原文中有关“阳台”的三句话概括)
  明天要封阳台。(第1节)
  明天还封阳台吗?(第5节)
  明天先不封阳台了。(第13节)
  (2)提出疑难的语句:(有的放矢)
  A往昔的一切已如渗入泥土的老酒
  作者在第二小节中使用这个比喻十分恰切地反映了对以前生活的留恋以及生活中一切都被迅速改变的惆怅,那些东西还在我们眼前时没有人珍惜,当这一切猝然而逝后,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怅惘。“如渗入泥土中的老酒”,醇酒虽美,奈何渗入泥中,空留余香,空余惆怅。
  B这故乡该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情感的归属吧?
  要理解这句话,就得联系作者引用的诗人冯至的诗。(先集体朗读第8节)
  首先,引用这两句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驯美的白鸽儿,来自神的身旁”,鸽子是和平安静的使者,那只受伤的鸽子飞来家中,让人也想起了和平、吉祥。
  其次引出下文令人深思的话题,“它们引示我翘望着,迷离的故乡”,这故乡正如作者所说,不是地域的专指,而是一种情感的归属,是指自然界。鸽儿引领我们翘望的是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年代。
  从阳台到故乡再到大自然,从而升华为渴望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