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说课稿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1 17:11: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00字。  
  《桥之美》教学设计方案
  珙县罗渡苗族乡中心校  冯  春
  把握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科普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味,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桥之美》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在学习科普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的基础上,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进一步明确科普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的区别。
  (二)教材内容的理解。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文,作者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文章中具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一些美学常识。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以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眼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并在日常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灵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三)学生情况的分析。
  当今初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们在接收时,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体味不深。加之,本文涉及到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时要加以引导和解释。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里。
  3、分清科普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区别。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2、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2、指引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中形象优美的语句。
  教学难点: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教学关键点:桥之美“美”在何处。
  (六)课时安排。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