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70个字。
令人耳目一新的古诗教学
——八年级上册《七首古诗》的整合
执教人/安阳市曙光学校王安濮整理 点评/安阳市文峰区教研室柳文生
课堂实录 ——
师:上一节我们对七首古诗进行了分组整理,并合作、探究了其中的内涵。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各小组探究的结果,看哪一组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收获。第一步,请各小组安排选手分别上黑板默写本组探究的诗歌,注意写上题目和作者。
(各小组分别安排选手上黑板默写。教室里前后两块黑板全用上了。各个选手都很认真。)
师:各小组其他同学注意看黑板。如果发现本组选手有默写错的,请马上上黑板纠正。
(有三个小组上黑板纠正)
师: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我们学习诗歌,首先要强调字词默写的正确性。请各小组迅速交流一下预习情况。
(学生交流很融洽。老师巡回指导)
师:交流之后各小组要指定中心发言人来代表本小组发言,提倡争先恐后。
生:我们先来。本小组探究的是杜甫的《春望》。《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当时,杜甫刚刚从陕西家中投奔肃宗,被叛军所俘,滞留长安时所写的诗。诗歌充溢着一种悲怨之气。……
生:我来补充一点,我认为这首诗重点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思,而不完全是个人悲怨。诗人在第一句中可以看出来,国破山河在,国难当头,家愁是因为国难而起。
师:两位同学回答很精彩。我想问一下:诗中的“三月”是实指还是虚指?能再举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吗?
生:这里是虚指。还有一个虚指的“抵万金”,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
师:不错,分析得很有道理。这首诗对你来说,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两句诗?哪位同学自由赏析?
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都是美好的事物,但作者悲怨到了极点,所以也就有了喜景而泣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