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韵》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4 10:13: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00字。
《周庄水韵》教学案例
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     周峰
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篇游记,也是篇美文。在作者饱含情感的描述中,读者恍如在不同的画卷中遨游中国第一水乡——周庄自然的风光,动人的情韵,尽显眼前。教学中引导学生总体感知周庄水乡的美丽动人的情韵,感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激发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在朗读中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及几次游周庄所蕴含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多角度描绘人物特点的方法,重点研读品味准确,优美的语言。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用合作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获得熏陶。在课内外学习和运用中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深化情感。
二、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搜集水乡图画,选取有水有桥有路有有村落的江南水村图片图画,课前展示交流,对江南水乡有大体的印象。
三、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在周庄的小河是泛舟、河水、波光、倒影、石桥、小舟、行人、古雅幽美,充满深情画意。“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看到”。
2、课前热身
读课文第四段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作者多次游周庄,表明周庄水乡情韵深深,吸引过作者,有些景色,是作者多次游览,细细品味,多角度  悟,才体会出来的,阅读时要注意层次的不同和不断加深的地方。
(2)互动
互动1:
作者第一次、第二次游周庄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明确
第一次:周庄—水墨画;雨雾笼罩,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第二次:周庄—版画: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色彩对比强烈。
作者主要人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    ,视觉上主要是明暗,听觉上主要通过想像比喻,一句“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极言其妙不可言。
互动2:
作者第三次游周庄,重点写了什么?按怎样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明确,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水乡,重点描写了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以时间的先后为序,空间顺序两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再写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然后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人倒影,最后写古镇的欢呼,同“天上”写到“地上”。
本题能引导学生对解文整体感知及掌握景物描写的顺序。
互动3:
作者第三次游周庄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产生了什么印象?
明确:第三次重点写了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按水中的船上—屋脊—天空的顺序,景色与情调与前两次不同,充满了节日气氛,产生的印象是“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使作者感到如梦幻、如童话一般,神奇美妙,总体把握文章的常任侧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