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5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28 8:46:4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30字。
背 影
主备人:胡健
教学目标:
1.会理清文章线索,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2.能品读质朴的语言,体味文中的父子情深。
2.感受父亲形象,唤醒学生的亲情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线索:“背影”是明线,“父子深情”是暗线。
2.感受父亲形象,体会父子深情;理解并学习用截取法表现人物的写法。
3.理解作者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述一个表现至爱亲情的故事。
2.介绍作者朱自清的情况和《背影》一文发表后的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掌握词语
1.正确朗读和书写下列词语
   狼藉   颇    拭干     差使   丧事    簌簌    箸    琐屑   
   晶莹  蹒跚    颓唐    情郁于中    踌躇   惦记
2..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用下列词语来说句话:
蹒跚    颓唐   狼藉  情郁于中   不能自已
三、精读探究:
㈠整体感知
1.思考讨论:本文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情?
2.概括交流:
⑴全文以“背影”为线索,按照“回忆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思念背影”的顺序构建全文。以“背影”为明线,以“父子深情”为暗线。
⑵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父子深情。尤其是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背影”作了细致的刻画,这个背影最为感人。
㈡精读第6段
1.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背影的感人之处。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明确:看外貌,看动作
3.教师小结:这个“背影”,艰难吃力,在铁道两旁爬上爬下;这个“背影”,困顿和挣扎,颓唐又努力,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为了照顾儿子,什么灾祸、劳累都置之度外,父亲在这千难万苦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
4.齐读体会。
㈢分析其他三次“背影”的作用
(四)学习取材方法—截取法:
1.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等等,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
2. 讨论后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本文的聚焦点就是“背影”。这张“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写“背影”,正好获得了以少的材料表达丰富感情的效果。这个聚焦点“背影”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
3.课文2、3节写的内容与背影有关吗?
4.讨论交流后明确:
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偿还欠债,光景惨淡。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父亲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