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70字。
十七“生物指示”现象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 贾宁
教学目标
1. 体会“下定义”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相关说明方法的运用。
2. 了解 “生物指示”这一现象,萌发热爱大自然、探寻大自然奥秘的意识和科学精神。
说明:
《“生物指示”现象》选自《中学生奥秘百科》。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科学小品文,作者以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教学中可通过辨析、比较的方法理清本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根据课文的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基础与阶段学习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生物指示现象”和“指示生物”定义的科学理解。
难点:理解为何用“珊瑚”和“鹦鹉螺”两个事例分别说明地球自转速度和月球绕地球旋转速度变化的科学原理。
说明:
本文讲述的“生物指示”现象虽然知识性、科学性都很强,但由于作者选用了恰当的事例,且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使人读来真实有趣。让学生在理解“生物指示现象”的基础上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引资料,并体会其作用,应该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什么?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为何引用这首诗呢?让我们一起
走入文章,去揭示谜底吧! 初春江水回暖之时,桃花初放、芦芽短嫩、 江暖鸭嬉的优美意境。
用古人的诗句引出课文的学习,由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