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莺
麦斯特勒思 [西班牙]
(共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即作者所歌颂的一种执著,一种为崇高目标而献身的精神。
2. 通过本文的夜莺形象分析,向学生介绍象征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象征意象”这一来源于意识流文学的概念,对于高中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在接受上也可能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深入浅出,多运用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作品中的例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互动中,掌握一些新的文学知识,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鸟,其中有一种名叫夜莺。在座各位同学有谁看到过夜莺吗?那么在大家的印象或想象中,夜莺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在夜晚歌唱,歌声极其优美动听。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名为《夜莺》的文章,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第12页。)
2. 请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章的三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这三部分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朗读结束后给学生一、二分钟时间思考问题,然后请学生回答问题。(第一部分:夜莺在寻求中沉默;第二部分:夜莺在明确目标后追求;第三部分:夜莺为崇高的目标而献身。三部分内容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后点明文章的主旨。)
4. 请学生在回答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本文的主旨。(本文所歌颂的是一种执著,一种为崇高目标而献身的精神。)
5. 通过文章内容分析引出“象征意象”这一文学概念。
(1) 本文的题目是《夜莺》,而在这篇文章中,夜莺的形象可以分为2类:一是平常的、年青的、到处唱着“爱之歌”的夜莺;一是那只与众不同的、虽然不幸却也是最伟大的夜莺。这二类形象其实都是“象征意象”。
(2) “象征意象”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象征派诗歌,后来被意识流小说大量使用。它主要是指某种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用生动而鲜明的形象代替单调的说理来表现文章的主旨。
(3) 例如,在《夜莺》中,前者象征着那些平常的、时常改变志向和追求的人,他们只寻求短暂的、庸常的幸福和快乐,并没有远大的志向。而后者则象征着那些在明确自己的目标之后便持之以恒,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到底的人,他们即使为此而献身也在所不惜。文中的不幸的夜莺追求的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而这种爱情其实也是一种象征意象,象征着一种崇高的目标或追求。
这篇文章的主旨其实并不复杂,但如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