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9/13 17:39:17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780字。

  第五单元
  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纪念性建筑为主题。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建筑作为承载文明的标志之一,已经完全融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阅读本单元的说明性文章,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建筑、绘画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中国石拱桥 文章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写作特点:顺序恰当,层次分明,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
  苏州园林 介绍了苏州园林如画的特征,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能力。写作特点:结构清晰,特征分明,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文章通过详细描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壮观和浮雕的栩栩如生,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无限崇敬之情。写作特点: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多种说明方法并用;语言准确生动,饱含深情。
  梦回繁华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描述,展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画作以长卷形式,生动记录了十二世纪中国城市的繁荣景象。写作特点:抓住画作特征、结构严谨、语言准确生动。
  四篇课文的安排,各有侧重点,《中国石拱桥》抓住石拱桥的特征,举出例子,高屋建瓴地向我们介绍了石拱桥的一般知识。文章语言非常平实准确。《苏州园林》无论是说明道理还是描摹景致,作者都没有用任何一处具体的园林作例证,作者所谈的特点是苏州各处园林所共有的特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阐释得很清楚。《梦回繁华》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基础型
  任务群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发展型
  任务群 实用性阅读与创意表达 实用性
  阅读 1.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初步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要提取主要信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3.阅读课文,明确写作说明文必须准确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
  4.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性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创意
  表达 1.学会细致观察事物,注意事物的外在形态、颜色、大小、结构等直观特征。
  2.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的特征,使听众或读者能够清晰理解所说明的事物。
  3.从事物的特征出发,提高学生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19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重难点)
  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重点)
  3.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重点)
  2.整体感知内容,了解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3.分析说明方法,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重难点)
  同学们,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桥,一直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古诗词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美景,现代诗中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诗情画意。这节课我们跟随桥梁专家茅以昇学习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了解中国石拱桥有怎样的特点。
  1.走近作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