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学习任务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30 21:01:5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60字。

  23课 《孟子三章》学习任务单
  【作者及作品】
  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四书”。本课所选的三章分别选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①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②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③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④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之,结构助词,的。
  ⑤郭:这里指外城。原指外城的城墙,后延伸为老百姓所居住的外城。
  ⑥环:围,包围。                          
  ⑦夫:句首发语词,不译。指用在句首的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议论,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⑧而:连词,表递进。                       ⑨是:这。
  ⑩也:表判断语气,“是”。                 ⑪城:城墙。
  ⑫池:护城河。                            
  ⑬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⑭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               ⑮米粟:粮食。
  ⑯多:充足。          ⑰委:放弃。         ⑱去:离开。
  ⑲之:代这座城。      ⑳域:名→动,限制。 ㉑以:凭借。
  ㉒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㉓固:形→动,巩固。  ㉔国:国防。         ㉕山溪:山河。
  ㉖险:险要(这里特指险要的地理环境)。     ㉗威:形→动,威慑、震慑。
  ㉘得道: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道,正道,这里特指仁政。
  ㉙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             ㉚寡:少。
  ㉛之至:到达极点。之,到。至,极点。      
  ㉜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㉝畔:通“叛”,背叛。
  ㉞顺:归顺,服从。    ㉟之:代前面的君王。 ㊱以:凭借。
  ㊲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㊳有:要么。
  ㊴胜:名→动,取得胜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