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27 19:12:43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70字。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教学设计
  1.语言运用: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注意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2.思维发展:掌握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特点,理解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布局。梳理新闻事件的时间线索与关键节点。
  3.审美鉴赏:分析航天科技新闻的叙事逻辑与情感表达。
  4.文化传承: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理解航天精神(科学探索、团队协作、家国情怀),思考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新闻结构分析、语言特色鉴赏、航天精神内涵。
  科技新闻的通俗化表达与专业知识的平衡。
  诵读法、探究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神话。在遥远的外太空,勇敢智慧的中国人登上了自己的空间站,再一次向世界发出了来自东方中国的声音!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神舟十二号的三名航天员去探索空间站的奥秘!(展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入空间站的图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背景和内容概括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和难忘瞬间,为此人民日报社派出三名记者组成航天报道一线团队,奔赴一线采访。这些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两地进行了多天前期采访。在通宵达旦的采访工作中见证和记录了中国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时间精心撰写稿件,展现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这则消息通过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升空至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全过程,以及后续按计划要完成工作的具体描写,表现了我国强大的航天实力,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新成就。
  2.生难字词
  (1)字音
  获悉(xī) 交会(jiāo huì) 节点(jié) 驻留(zhù) 关键(jiàn)
  (2)词义
  【获悉】获得消息,知道某种情况。
  【交会】会合;相交。
  【节点】结构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驻留】停留。
  【关键】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了解消息的基本结构。
  标题:引标 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主标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导语: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主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背景:航天领域要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