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卷”

作者:不详  时间:2023/9/29 14:56:3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关于“内卷”
  “内卷”一词入选《咬文嚼字》年度词语,起初没有太在意,后来在很多的媒体中看到这一词,便起了好奇心,想一探这个词的究竟。(有些内容来自互联网)
  百度对“内卷”的解释是这样的,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现在很多高校学生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2020年12月4日,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说起“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大学生们刷爆朋友圈的几张“内卷”图片是这样的:有的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有的人甚至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这些图片最早在清华北大的学霸之间流传。之后,“边骑车边看电脑”的“清华卷王”等热门词语登上热搜,相关的表情包也出现在了不少大学生的社交软件中。
  热词之所以热,大概是能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看到百度的解释,还有点不明白,于是就看了知乎大神通俗的解释,看完解释,我找到了共鸣。大神是这样说的(看电影,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一个人先站起来看了,被他挡住的人不得不也站起来,最后大家都不得不站起来看电影,只有第一排的人坐着。玩游戏,为了更好地娱乐,一个人先充钱吊打别人去了,被他虐的人不得不也充钱,最后所有的人要么使劲充钱要么被吊打,只有管理员不用充钱还能吊打所有人。追女生,为了更好地表示心意,一个男人钻石恒永远一颗永流传了,其他人不得不跟着钻石永久传,所有人都花了更多的钱,只有卖钻石的赚了。抢火车票,一个人先用抢票软件,逼得其他人也用抢票软件,因为票没有变多,最后大家都回到了起跑线,但是开发抢票软件的赚了。孩子上学,一个孩子上辅导班,逼得大家都去上辅导班,最后排名还是没变,但开辅导班的赚了。本来大家都是工作8小时,有人开始加班,最后逼得所有人都加班,所有人挣得还是那点钱,但是老板的3系换5系了。内卷是啥,就是大家都损失了,只有一小撮人赚了。那一小撮人赚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买了第一排的电影票而已。但他们不这么讲,而是会告诉你,你没坐在第一排是因为你不努力。我是努力才坐到第一排的。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忘了,假如没人站起来,看电影最好的位置是在中间的……
  也有人是这样解释的:总资源没有变化,有的人更努力了,这样大家都要更加努力才能跟上节奏,但是得到的还和以前的一样。
  其实,内卷一直存在,只不过现在我们有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并且思考解决之道。我觉得解决之道在于总资源的提升,总资源提升了,这样每一个努力的人会得到更多。而不是去责怪“破坏规则”的始作俑者。就如同前面的看电影的例子,有人看不到电影就站起来,导致大家都站起来看电影,如果说电影院的座椅发展成每个人坐着都可以看到完整的荧幕,那还会有人去站起来吗?
  内卷者们,共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