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繁花,一卷经纬——读《常州市2007中考语文卷》

作者:张五芳  时间:2007/7/15 19:14:2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自然奇迹的神力、传统文化的绚烂、生命模样的多姿;城市民工的涌动、超级大国的崛起、夜来偶成的美梦,伴一卷清风,拂面而来。
  它们使我坚信:语文是一门真正的基础学科,它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而《常州市2007中考语文卷》所呈现给我们的,就简直是一树繁花竞烂漫,一卷宇宙展经纬了。
  一、 选材:一树繁花
  语文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生活在语文中。因此,本次考卷的选材触须漫长,遍及了诸多领域:自然的美景、生活的哲思、文学的趣味、文化的特色、城市的风景、大国的比对;迢遥的梦、多解的“仁”、沧桑的风;读书的境界、美文的修改、性灵的独抒等,都成为一树之繁花:缤纷、灿烂、炫目;真正是美轮美奂!
  这样博大的手笔,令我们想起命题者浩荡的才情与流思,深信:一卷是用一辈子的能耐去准备的;灵感总是在长时间的艰辛劳动之后闪烁奇异的光芒!
  二、 立意:一卷经纬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本语文卷犹如一位月下老人,牵引着我们在一卷的宇宙中漫步,充分彰现了命题者的智慧与才思。
  一卷之中,学生一会儿去外部世界观览,一会儿到内部世界探秘!考的是什么:高超的品读力、求真的鉴别力、精深的理解力、精湛的表现力。靠的是什么:超强的控制力、自觉的意识力、精美的鉴赏力、完备的自学力。150分钟,学生的思维游走于内隐世界中,心灵得到开启、体验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一卷经纬,任尔翕张!什么是语文综合素质的考核,在此,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三、 思考:出路何在
  掩卷沉思,感觉繁花虽美,却需要欣赏的包容与渊博;宇宙虽广,仍需要感悟的提炼与推动!由此想到:语文教师,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未来发展的路径是什么?我们未来发展的出路何在?
  (一) 阅读自修:绿树成阴
  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我想说:阅读是为了成长!会阅读即是会学习。一个人的成长,重要的是学力。学力的渐长,带来素养的渐增。所谓语文素养,说到底是人的一种生活智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语文教育就是一种言语的教育智慧。而教师必须本人先过阅读关、言语关,他(她)才能真正成为人师。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自觉的阅读者、主动的创新者。我们要学会从“类的生存方式”向“智慧的生存方式”转变,让教书育人的过程变成不是牺牲自己、而是实现自己的过程。
  怎样达到这种境界?受卷面《成功三境界》的启发,我认为教师与学生的阅读关也必须经历三重境界。
  1、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阅读是一种孤独。但正是这种孤独的状态,为心灵存留一片静地,使它能在宇宙的表、端间游走,在花园的隐秘处猎奇。深入寒江垂钓,独上高楼揽月。
  我们必须匀出大量的时间(因为时间的利用是区分平庸与精彩的分界),去读自然、读人生、读社会;读影视、读网络、读报刊;读心灵、读气质、读灵魂。在阅读中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语言的积累,因为积累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阅读中掌握点面到立体的知识体系,因为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能力。
  “孤舟蓑笠”是第一境界的必经之旅,“独钓寒江”则是锤炼心智的绝佳途径了。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上
  南山之美,来自那一抹淡淡的幽香。幽香何处来?激情背后的冲动,冲动背后的积淀。大面积的阅读无非是为了积淀素养。而我们还需在阅读中读出学生之需。学生需要什么,渴盼什么,我们就应当读什么。不久前读到《汉语PK英语》一文,深为作者的深刻与锐利而感慨。今朝读《怎样学古文》及命题者大胆一问:“今年中考扩大了文言文的考查范围,你认为是否有必要”的勇气,感觉颇爽。“点线的懂”“平面的懂”固然是学生所必须的,“立体的懂”则完全是学生文言语感敏化的必经之路了。 所以,教师读什么,想什么,直接影响着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情趣及志趣。关注学生内心的需要,选读大家急需的东西,我们才能撷一束秋菊,真正走入“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书之法即是读出自己,把自己的读法传递给学生,即是一种超越。我常常带领学生设想:自己就是一只苍鹰,它在一片旷野(可能是一部书籍、可能是一份考卷)翱翔。它将用真正俯瞰的姿态,来发现并猎取它理想的猎物。“俯瞰式”的读书法,让我们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与宏大。一山一壑蔵于胸中,高翔低飞间,锤炼的是教师或学生的整体解读能力!
  于是,对于《偶成》,我们读到的就不仅是春天重到、花儿重开,还应该有迢遥的梦幻、生命的多彩。
  于是,对于《风吹一生》,我们读到的就不仅是自然的风,它还是意境的风、文化的风;对于祖父的一生,我们读到的就不仅是朴实,还有热情、期待;对于作者的感情,我们读到的就不仅是淡定,还有变化、冲动!
  于是,对于《读书成功的三境界》,我们就不仅要读出读书的境界,还应该读出作文的三种境界:积累素材、构思立意、自由表达。答卷的三种境界:整卷浏览、逐个突破、整卷反观。处事的三重境界:锤炼自我、推销自我、融入集体等等。
  总之,我们想要播撒阳光给学生,自己心中先要有阳光。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自己先要历练阅读的品质。其实,教与学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当我们自己具备了自读、自习的习性,当我们拥有了优秀的心态,你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教养了学生的语文习惯!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的影响吧!
  因此,假如语文素养是一棵树,阅读应是其中的最繁盛的一枝,让我们在不同时段为树根增加营养,这样它才能劲力绽放绿叶,形成浓阴,引领学生到此徜徉流连。
  (二) 写作表达:繁花满枝
  我们欣喜地发现,本次语文考卷在“作文修改”上有了全新的变动:对修改能力的考查,不再仅仅停留于字、词、句、标点及语法的修改,更大程度上关注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意境的和谐、基调的吻合、逻辑的一致等,也是对语文教师未来作文修改课的一种挑战:我们应该花更多的力量,来对学生作文的文学表达及科学构思作出有效的指导。
  而看着作文题《你还会        吗》,我们不禁反问:我还会作文吗?也许,当我们重拾笔头,开始创作下水作文时,多的是生涩与感慨。
  于是乎想:学生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吗?有科学的构思意识吗?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吗?
  因此我想:只有教师有超前的积累意识、高超的构思意识、优美的表现意识,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文有所进。
  1、 素材的积累
  杏花春雨、天光云影;一窗寒梅、两行白鹭;植物世界、动物哲学;自然的芬芳、文学的力量;永远的亲情、精神的家园、灵魂的故里;宇宙的辽阔、海洋的无际、心灵的缈远、……一切,均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以写促读,是最经济不过的积累之方,也是科学有效的创作之法。
  2、 构思的艺术
  神与物游、洞开天目、高屋建瓴;众里寻她、烘云托月、尺幅兴波;双轨运行、板块连缀、两两比照……全在于一贯的构思艺术与摆布能力。
  3、 语言的美化
  纵横求索、旁征博引、书香弥漫;不胜娇羞、细针密线、幽香飘逸;整散结合、铺陈排比、文白交错……全在于系统的语言训练与实践指导。
  选材好,提升一文的品位;构思巧,增加行文的情味;语言美,优化文章的韵味。
  这样,当学生拿到《你还会       吗》的文题时,才会自然地生发自然之感、人生之悟、天地之念、宇宙之思,一文的境界俱出,我们看到的将是繁花满枝的作文树!
  语文一树,以其素养为根,上分两枝:一枝为阅读树、一枝为作文树。而只有我们把语文素养当作是自己的第一素养来培育的时候,才会真正做到绿树成阴,繁花满枝;学生由此才能真正在自己的宇宙中经纬缤纷的天地!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kk 于04-13 10:14发表评论: 第1楼
  • 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