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00字。
唐诗《月夜》教学设计
信宜一中 杨海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①积累有关“月”的诗句,归纳其意义
②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借“月”意象把握情感。
③掌握“曲笔写深情”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借助意象赏析诗歌
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先回想一下所学过的这些诗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学生展开讨论,共同概括)
板书设计:
“月”的意义:
① 望月怀远——思乡、怀人(情感意象)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
C:“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② 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索(时间意象)
A:“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唐· 刘禹锡)
B:“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唐•李白)
C:“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祇相似。”(《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③ 营造意境(空间意象)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唐·王维)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欧阳修)
小结: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