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7/14 22:40: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5740字。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魏晋风度有其形成背景、表现形式及现代意义。
  ②谈到魏晋风度,不能不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相联系。士族,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世家大族,他们有着自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与皇权平分秋色,比如东晋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魏晋风度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的大族。魏晋风度既是名士的精神贵族的产物,也是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
  ③酒是魏晋风度的典型写照。最典型的又数“竹林七贤”的好酒狂饮。阮籍是其中最喜欢饮酒的名士之一。据《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以为常。”魏晋名士饮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脱精神上的痛苦,也是为保全性命。魏晋名士追求精神的境界,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主张及时行乐,另一方面也通过酒的刺激来完成某些艺术创作,达到理想的境界,比如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就是如此。
  ④魏晋名士尤喜欢清谈。当代美学家宗白华的《清谈与析理》对于清谈这样评价:“被后世诟病的魏晋人的清谈,本是产生于探求玄理的动机,王导称之为‘共谈析理’。‘析理’须有逻辑的头脑、理智、良心和探求真理的热忱。青年夭折的大思想家王弼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玄字与清谈的动力在于人文与智慧的融合,是魏晋风度的表现,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
  ⑤现代中国有点像魏晋转型时代,旧的精神价值观人们不信了,而新东西还没有完全为我们所接受。这并不值得过分忧虑,最可忧虑的是对于精神追求的缺失,如果人们甘于自我堕落而没有精神追求,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处于工业化与物质至上的时代,人们应该以魏晋风度为补充,努力追求向上向善,学会自我调节,以充实人生,舒缓心灵,提升精神追求。
  (摘编自袁济喜《魏晋风度与现代人生》)
  材料二:
  ①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造就了魏晋名士的独特群体人格精神。其追求就是,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现实的物质欲求;以个体的自由洒脱取代社会意志的规矩樊笼;以士人的道统良知取代皇权的势统控驭;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这些特征固然不应该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所需要全盘吸收和继承的品质,但它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中国古代士人曾经有过的骄傲,其参照和借鉴价值还是不言而喻的。
  ②诚然,积极理想、远大抱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主要色块。然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谈”是指以玄理的探求为出发点,用士人的良知和理性的思考来析理的行为。
  B. “转型时代”在文中是指旧的价值观已经过时而新的价值观尚未建立的时代。
  C. “主要色块”是说广大青少年应该将远大的抱负和积极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主色调。
  D. “镜子”比喻魏晋风度在人的气质内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方面的参照和提醒作用。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晋风度不仅指当时的名士风度,其魅力更在于将生活方式与精神品质相统一。
  B. 经济与政治地位比肩皇权且文化底蕴深厚的门阀士族,是魏晋风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C. 酒是魏晋名士不可或缺之物,既为自保,也为排解苦闷自我超脱,还助益艺术创作。
  D. 宗白华认同王导对早夭的王弼的高度评价,从而表明对清谈和玄理价值的肯定。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如果不以魏晋风度来充实人生、舒缓心灵,就很难解决现代中国最可忧虑的事情。
  B. 从阮籍不与世事、酣饮以为常可见,魏晋独特群体人格精神对人生有极高的补充价值。
  C. 培养青年人自我意志和精神品质的关键在于发挥魏晋风度在挫折教育方面的功能。
  D. 脱离魏晋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道优于器”“得意忘言”等哲学理念很难被演绎。
  4.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分析“魏晋风度”的形成背景和表现形式。
  5. 学完《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有同学说:“王羲之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和陶渊明的‘感吾生之行休’都透露出消极虚无的人生观,所谓魏晋风度,不过是他们逃避现实人生的借口罢了,对我们而言已经毫无借鉴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对这位同学进行有效劝导和鼓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新的价值观尚未建立”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⑤段“现代中国有点像魏晋转型时代,旧的精神价值观人们不信了,而新东西还没有完全为我们所接受”可知,“新东西还没有完全为我们所接受”不等于“新的价值观尚未建立”,正常逻辑应该是新的价值观已经建立只是人们还需要时间接受。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王导对早夭的王弼的高度评价”说法错误,张冠李戴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旗渠(节选)
  杨林
  (第一幕)
  [太行山下,漳河岸边,山如屏障,峻高蔽日,河水奔腾,涛声如雷。
  [山脚下,一北方汉子踏着涛声走来。他身着宽衣大裤,操豫北口音,一步跨上漳河堤岸,面色凝重,深沉眺望。
  杨贵    我是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现在是1959年10月29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就“引漳入林”问题再次进行表决!同志们,表决之前,我请大家看三样东西:第一,看看脚下的土地——
  [旷野间,土地龟裂,旱象惊人。
  杨贵    我们一路走来,大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