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27 19:31: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110字。

  高二语文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本是自然界普通、寻常的事物,但到了敏感而又细腻的诗人笔下,便成了鲜活隽永的审美意象。诗圣杜甫说“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雨就像诗人情绪宣泄的催化剂,使诗人压抑的情感外泄,从而催生出千变万化的动人诗篇。雨就像拨动着诗人心灵深处的那根琴弦,诗人伴着这美妙的乐章挥写自己的诗意人生。
  根据《全唐诗》可知,盛唐诗人王维诗歌中写“雨”之处共有三十五处,差不多每十首诗就会有一首写到“雨”。具有典型代表的如《春园即事》:“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槹。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这首诗写初春时节一场夜雨过后,诗人穿着轻便的木屐和破旧的袍子来到田园的所见所为,悠然闲适的生活生动活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场春雨激发了诗人田园闲逛的兴致,催生出了悠然自得的山水诗篇。王维笔下反映这类题材的写“雨”诗篇非常之多,如《积雨辋川庄作》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积雨”在表现作者生活之闲适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被“积雨”淋过而不能点着的柴火丝毫不会影响诗人做饭的情绪,从侧面体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又如《秋夜独坐》云“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潇潇夜雨,诗人竟能听到虫鸣,或许更多是诗人想象的成分,或是心灵感应到的成分。诗人巧用“雨中山果落”来述说宁静的心绪。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或长或短的隐居经历,有些诗人即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有一种隐居情结,王维就是一位“亦官亦隐”的诗人。盛唐诗人隐居不是消极遁世、为隐居而隐居的纯粹隐者,他们有的以隐居作为步入仕途的终南捷径,有的将归隐作为净化心灵、提升品格的方式,显然王维属于后一种。盛唐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为出现如此饱受山川英灵之气的诗作创造了条件。身处太平盛世的王维才可能写下雨洗过后的澄净与静谧。加上诗人深受禅宗佛理的影响,使其创作从观“雨”方式到对“雨”心态都饶有禅意和禅机。诗人笔下的写“雨”诗描绘了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生活,这种山水隐居生活与盛世景象非常契合。
  处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诗人杜甫,其诗以“雨”为题的就有近五十首,内容涉及雨的篇目更是众多。杜甫笔下的写“雨”诗多与农事和征战有关,体现出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例如家喻户晓的《春夜喜雨》,我们可以体会到当一场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降临时诗人极大的喜悦之情。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察入微,入化传神,不愧为古往今来最好的雨之颂歌。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知”字写出了雨的灵性,称为“好雨”,因为它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一场甘霖,可解农民的焦虑与忧愁。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之好。“潜”字、“细”字用字精工,刻画出了春雨的神韵。尾联则是诗人的联想,想象春花经细雨滋润后花枝若重,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全诗都紧扣诗题中的“喜”字来写,表明杜甫是一位与民同乐的诗人。又有《秋雨叹三首•其二》:“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裯,想许宁论两相直。”则反映了霖雨涝灾给庄稼带来的危害。从杜诗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旱灾还是涝灾,都成了诗人关心的话题,诗人与百姓同甘共苦。
  晚唐大家李商隐以“雨”为题的诗有十二首,而诗中出现“雨”字的诗歌共计52首。《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秋雨霏霏的夜晚,诗人写信答复远方的妻子:我对你的思念就像这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维的《春园即事》,写诗人穿着轻便的木屐和破旧的袍子却兴致盎然,欣赏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
  B.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和《秋夜独坐》两首诗都写诗人不介意雨带来的不便,从而反衬出诗人宁静的心绪。
  C. 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句体现了春雨的灵性,展示了春雨在自然界的合时性。
  D. 杜甫在《秋雨叹三首•其二》中深情地描写了连绵的秋雨对农作物带来的损害,表达了他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盛唐诗人,王维隐居不是为了步入仕途,而是为了净化心灵、提升品格,他的诗歌描写了盛唐经济的繁荣。
  B. 作为盛唐向中唐过渡的诗人,杜甫把目光聚焦到现实题材上,关心农事与征战,反映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C.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既描述了巴山秋夜的实景,又融入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形成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D. 盛唐与晚唐诗人对“雨”的不同表达,不仅反映了艺术追求的差异,也揭示了不同时期文人处世心境的变化。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风吹苍江树,雨洒石壁来。凄凄生余寒,殷殷兼出雷。白谷变气候,朱炎安在哉。
  B. 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锐头将军来何迟,令我心中苦不足。
  C.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D. 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诸家忆所历,一饭迹便扫。
  4. “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感的自然物象上升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定的抒情意象,融入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下表是学者对于诗中“雨”抒情不同模式的分类,据此对下列(甲)(乙)诗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甲)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乙)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名称 特点
  喜雨模式 喜雨的情感模式是与雨的应时而降以及滋润万物的特点相关的,表现了诗人面对喜雨降临时的一种欣喜之情
  愁雨模式 中国诗人用无情的风雨来象征政治险恶,源于苦雨的灾难性记忆,无情的风雨被诗人赋予抽象的政治寓意
  禅雨模式 在禅家眼里,自然万物均有禅性均可入禅。雨是禅家们最倾心的自然物象。雨清洗了外部的世界,也清洗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云雨模式 自宋玉以后“巫山云雨”“阳台一梦”便成为凄婉的爱情的象征,云雨成为才子佳人表现情感的媒介
  A. (甲)禅雨模式(乙)愁雨模式 B. (甲)喜雨模式(乙)云雨模式
  C. (甲)禅雨模式(乙)喜雨模式 D. (甲)愁雨模式(乙)喜雨模式
  5. 根据材料中有关王维诗歌中“雨”的相关内容,分析下列诗句中写雨的用意。
  山居秋暝(节选)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两首诗都写诗人不介意雨带来的不便”错,王维《秋夜独坐》潇潇夜雨,诗人竟能听到虫鸣,表明内心的宁静,没有写诗人不介意雨带来的不便。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超越鲁迅
  ——为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作 
  王任权
  《自由谈》复刊还没到十天,而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又临在我们的面前了。人都知道《自由谈》和鲁迅先生的关系,编者接编《自由谈》以来,朋友间首先给我的批评和意见是,“应该多登些鲁迅式的杂感文字”。然而鲁迅虽已走,而《自由谈》还得“谈”下去,这使我在今天益发感到这一文化巨匠的死去,对于中国文化界损失的重大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