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8/16 20:16: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50字。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1 短文二篇
  课题 短文二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二牛图》等。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写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文章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山林。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读准字音 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
  相与(yǔ)     遂(suì)      藻(zǎo)     荇(xìnɡ)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