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7 22:49:4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30个字。


  第三单元◇13  苏州园林叶绍钧教、学案
  河南省光山县南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高级教师:向芳传
  教学时间:三课时总课时()
  教时 课型 具体时间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月
  日 星期
  午
  节
  第二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三课时 训练 星期
  教与学目标:
  1、熟读课文,通过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3、激情展示,阳光展示,领略我国江南园林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3、文章语言的特点。
  【难点】1、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
  教与学方法
  点拨法、自读法、互动研讨法、比较阅读法、练习提升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文体知识介绍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三)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分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五)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1、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2、总(概括)—分(具体)”式
  3、“分—总”式。4、递进式结构5、并列式。
  (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下定义作用:简洁明了的概括说明对象的内涵本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文章更严密科学严谨。
  2、举例子作用:让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3、列数字作用:准确地说明事物,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4打比方作用: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5、作比较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强调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6、分类别作用: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7、作诠释作用: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