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及导学案(2份)
- 资源简介:
共2份。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原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叶老先生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非常适合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沿着作者的思路,去领略说明文的魅力,把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初二学生接触的说明文不多,他们有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但更多的是茫然和由于说明文本身文体特点可能带来的枯燥感.同时,他们的年龄段心理特点为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逻辑思维能力尚有待发展.
1、积累词语,掌握其音、义。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3、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4、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两课时
1.创设情境2.引导点拨法3.对话教学法4.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苏州园林》
根据你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1.查字典,查准字音;2、反复阅读文章,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资料。
一.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邱壑(hè) 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
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