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1/18 23:58: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10个字。

  高港区八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主备:永安中学审核:白马中学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读出文章韵味。
  2.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欣赏月色美景,领悟作者闲情。
  【教学重、难点】
  感悟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导学】: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解衣欲睡()欣然起身()遂至承天寺()
  亦未寝()藻荇()竹柏()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苏轼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字子赡、号东坡居士。我国民间所说“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指的就是:苏轼、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苏轼少年时便显露出了超人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父母都是为人正直,使他养成了心胸坦荡的性格.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与他同病相连的张怀民住在承天寺!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三、朗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及停顿。
  四、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水中藻荇交横()
  五、找出文中描绘月光的语句并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搜集课外描绘月亮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个性调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