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设计8
- 资源简介:
约4990个字。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课题 芦花荡 课型 阅读课
课时 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有无课件 有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努力做到完整生动;
2.体会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 通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努力做到完整生动
学习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查找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进行预习。
3.了解河北白洋淀的地理特点。
4.准备复述。
学习环节 学习过程及内容 备注
【课前预习】【导入新课】【预习检查】【朗读感知】五、【感知人物】六、【达标检测】七、【课堂小结】
一、课前预习
《新课程》第3页【自主梳理】1、2
二、导入新课
芦花荡图片: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芦苇万顷,俯仰吐穗,风光旖旎。
作者简介: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出生。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代表作有:《风云初记》(长篇)、《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芦花荡》是短篇小说。
三、预习检查概述课文情节,简介作者
四、朗读感知
1.学生朗读,初步感受芦花荡,并将感受用“这是一片”的芦花荡说出来。
2.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快速阅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准备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