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6/4 18:3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本学案分内容精析和练习两部分,约10295个字。
6 背影
 长沙外国语学校 凌霄鸿
[文题解通]
◎导读
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几十岁的孩子还是孩子,朱自清的父亲也这样。尽管急于谋事,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去送儿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讲价钱要自己讲,拣座位要自己拣,买橘子要自己买,力不胜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心里就会感到满足、舒心。“背影”,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国的慈父总是甘为孺子牛,自己能省则省,最好的东西让儿子享受,请注意,父亲是一身布衣,给儿子的是紫毛大衣。
《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有人说“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一个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这是把父亲的形象绝对化了,以为父亲就是严父,其实慈父的形象也是父亲的形象。朱自清父亲性格中也有刚强的一面。听他面对双重灾难的心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而浦口送行,则更多地表现他慈爱的一面。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朱自清( 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著作27种,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朱自清文集》。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背景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19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上,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会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
[能力练通]
一、语言训练
1.选出加点字有错误的一项 ( )
A 差使(chāi)    交卸(xiè )    奔丧(sāng)   
B  踌躇(chóu chú)  栅栏(zhà )    蹒跚 (pánshān)
C 赋闲(fù)     颓(tuí)唐    举箸(zhě)     
D 晶莹(yíng)    游逛(guàng)   琐屑(suǒxiè)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变卖典质:(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质:当,抵押。
B颓唐:精神消沉。 赋闲:有了空闲的时间,指失业在家。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C交卸:旧时官员卸任,向后任交代。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破败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D晶莹:光亮而透明。光景:生活的情况。
情郁于中:心中感情忧郁。
3.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触目伤怀 (  )
A、心里  B、怀抱  C、怀疑  D、胸膛
2、不能自已 (  )
A、自己  B、停止  C、控制  D、已经
4.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B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C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D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B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C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D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6.指出下列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
(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