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导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8/27 6:59:43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40个字。

  大榭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
  年级:八年级    执笔: 审核:班级
  内容:芦花荡    课型:新授 时间:2013.09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征。
  2.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
  3.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小说的特征。
  2.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
  【学法指导】
  孙犁是“荷花淀派”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自然清新的语言,勾勒生活的诗意,描绘人民在艰苦的战争中乐观向上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反复阅读,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资料链接 
  1.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44年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本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文艺界甚至视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他们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2.背景介绍: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
  (二)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疟()子寒噤()仄歪()阴惨( )
  泅()着飒飒()悠闲()张皇失措()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诽bàng()zhēng扎()dī防() 抱yuàn()
  pā  下() 目dǔ( )丝róng( )奔chí()
  3.选出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句( )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奔向东南去了。
  A. 像一朵荷花B. 像一条鱼C. 像一片苇叶D. 像一只鸟
  4.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老头子浑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        )
  ②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        )
  ③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 (        )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
  ⑴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
  ⑵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
  ⑶大菱和二菱在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来。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