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2330个字。
《七律长征》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0年9月主备:李媛媛审核:程君家长签名: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岷山”等词语的音形义;
2、让学生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词的朗读节奏,背诵全诗;
3、学习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4、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过程与方法:1、品评作品中的诗句,激发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领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热爱伟大领袖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重点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包含的深情,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夸张手法的运用,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法指导:反复诵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老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 作者简介(回顾复习)
《七律长征》的作者是,字,笔名子任。1893年12月生,人。
他是新中国第代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和。本诗选自。
2、 熟悉体裁(七律知识知多少)
律诗是与相对而言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由句组成,两句一联,依次是联、
联、联、联。它有格律要求。一般、、、句押韵
句和两句对偶。
3、写作背景(学生从所学历史教科书中或查找资料谈谈长征的原因及写作本诗的背景)(见投影)
4、反复诵读,解决字词音义
字音逶迤磅礴云崖乌蒙
更喜岷山开颜
多音辨析磅:(一磅)páng(磅礴)尽:(尽管)(尽开颜)
横:(横竖)(蛮横)
字义磅礴:
逶迤:
万水千山:
开颜:云崖:
走泥丸:
二:课堂进行时•研讨
1、 朗读,整体感知
① 教师范读或看视频朗读,再采取自由读、集体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
② 提示朗读节奏(见投影)
2、 赏析诗句
(1)首联大意是什么?在全诗起到什么作用?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2)颔联大意是什么?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3)颈联里的“暖”“寒”二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