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四韵》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9 13:25: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60字。
八  乡愁四韵
中远实验学校   詹颖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句,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词句、往复回环的声韵美。
2、体会诗歌通过四个物象寄托的浓烈的思乡爱国情。
     说明:
本文作者为台湾作家、素有“乡愁诗人”之称的余光中先生,本诗以细腻而柔绵的风格,主要表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岸分离在华夏儿女心中留下的永久的痛与依恋,游子文化是一种向心力,人离开故乡时,就会产生“怀乡”、“思念”的情感, “怀乡”是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怀念,“思念”是对整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怀念——这是“乡愁”在此的涵义。此诗形式非常整齐,分四节,每节句数、字数、音节相同,每节换韵:平仄相间,而中心意象又多次重复,做到往复回环的声韵美。正如诗人自己所说:“诗不能没有意象,也不能没有声调,两者融为诗的感性,主题或内容正赖此以传。缺乏意象则诗盲,不成音调则诗哑;诗盲诗哑,就不成其为诗了。”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将这种抽象的情绪化为四种可感的意象:“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和“腊梅香”。用此来表现一种故土情怀,并通过四个意象表现诗人思念故土的主体感受,即诗人对渴望祖国统一执着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反复诵读中,借助圈画、品读、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四个物象与中心的关联。
2、难点:物象的选择,理解这四个物象怎样表现“乡愁”的具体内涵。
说明:
教学中可从诵读突破,读音韵节奏美,读意象美,读情感美。这种形式上的音韵和谐,一唱三叹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以体会。教师教学前可熟读,甚至能够背诵,课堂教学中可以自己的诵读感染学生。以形式之美承载思想情感的美,诗人刻意选取的四组物象:“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无一不深深地刻有中华民族的印记, “三分诗,七分读”,教学中通过诵读披文入情,循文释道,品味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代的诗词里就有许多关于“乡愁”的 诗句。(出示学生熟悉的诗句,引出“乡愁”。)
2、由于历史原因隔绝了两岸,但是割断的是空间,割不断血脉的相连,今天要学习的这首现代诗,由被称作“乡愁诗人”的台湾作家余光中创作,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情。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自由发言,可补充自己熟悉的此类诗句。
(例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温故知新,意识到“乡愁”,是一个由于身处的时间、空间变换,而永存的话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