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12 10:14:4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20字。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组   李歌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书的最后一篇古文,编者在安排时并没想作为教学的重点。但袁宏道的这篇游记小品确实有很多亮点,闪亮的语言,洒脱的气质,重返自然的喜悦,无不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春回大地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初读文章可能觉得有点深奥,但通过反复阅读,学生会感受到袁宏道游记散文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过程方法目标 朗读法,合作探究。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法学法 1.讨论点拨法。 2.比较阅读法。
教学手段 小黑板
教学资源 搜集关于“满井”及作者袁宏道的资料。
教学思路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感受文章优美的意境,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深层探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阅读,感受袁宏道游记散文的独特魅力。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南方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一起踏青去,走进春的世界,花的海洋。 
在众多的绘春描春作品中,清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不能不读的。
二、解题及介绍作者:
 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郊外的一个游览地。袁宏道于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万历二十六年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受予顺天府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年的春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