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苏州园林》教案
北仑区紫石中学 胡俊杰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们江南园林建筑的风貌。
2、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3、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说明语言,掌握说明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设想:
1、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2、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画意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3、本文以说明为主,有时也穿插使用了议论、描写等多样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时应适当分析。
4、本文的说明语言很有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领会,认真辨析。
5、教具:可出示苏州园林图片,或制作相关的幻灯片课件。
6、布置预习:粗读课文,抓住本文的说明中心,划分课文段落;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
7、教学时数: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五分钟播放《苏州园林》的录像片断资料,使学生有个对课文有个粗步的感知)
一、 导入(3-5分钟)
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中园林甲江南。”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中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我国四大名园中就有两个在苏州——拙政园与留园,它们和北京的颐和园及避暑山庄齐名天下。(请学生看前面的彩色插图——若能放映幻灯片,演示苏州园林的优美图片,请学生欣赏)。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叶圣陶先生,来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
二、 整体感知(15-20分钟)
听课文录音,思考: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2、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总特点的?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3、剩下的段落讲了什么?以上这些段落的说明顺序如何?
4、全文的说明顺序又是怎样的?
明确: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亭台轩榭的布局(第3自然段);假山池沼的配合(第4自然段);
花草树木的映衬(第5自然段);近景远景的层次(第6自然段)。
3、第7自然段:角落的布置;第8自然段:门窗的琢磨;第9自然段:油漆的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