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三峡》 教案
珠海市平沙二中 友贤
教学目的
1、朗读、翻译文言课文。
2、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山河。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分钟)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脸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一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研读、翻译课文。(28分钟)
1、请学生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备学生)教师巡视学生朗读情况,进行字音纠正和朗读指导。
正音:阙( ) 叠嶂( ) 曦 ( ) 月襄 ( ) 陵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长啸( ) 属( ) 引哀转( )
2、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备学生)教师说明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