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市统测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1894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市统测语文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些商业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包括直播平台、浏览器、搜索引擎、影音软件等新媒体平台,都在运用算法这个“读心术”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创造出一种新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信息获取已经从“大海捞针”进入“私人定制”模式,不过,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价值和利益的天平上,算法成了利益的砝码,一切围着流量转,唯点击量、转发量马首是瞻,“标题党”泛滥,导致价值取向跑偏,内容沦为附庸。
在“网红爆款”刷屏的网络世界,用户的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10万+”的阅读、百亿量的点播成为竞相追逐的“眼球经济”。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新媒体平台打着定制服务、精准推送的幌子,让算法变成了打擦边球的工具。无论是有心搜索一个词条,还是无意点开一个链接,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信息,形形色色的商业广告,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打着个性化推荐的旗号粉墨登场,一股脑儿、无休止地推送过来,让广大用户被迫接受。这就好像捅了马蜂窝,各种信息瞬间扑面而来,让用户在算法的“牢笼”里被蜇得“遍体鳞伤”。
先进技术原本应该带来的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技术再怎么变,传播渠道再怎么变,内容为王的地位没有变,也不会变。离开权威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再强大的算法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新媒体平台口口声声称自己只是“新闻的搬运工”,结果让大量来路不明、藏污纳垢的信息横行在网络空间。“搬运”什么要讲规矩、讲责任,决不可任性为之,更不能以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借口去搪塞。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算法隐藏着设计者的立场。有的新媒体平台频繁地调整改变算法,这是技术的创新吗?当然不是,无外乎是利用算法实现最大推送量,获得最高点击率,说到底是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新媒体平台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担负起与媒体角色相对应的社会责任,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内容推送少不了“总编辑”,算法再精良也要装上“安全阀”,要提高平台使用透明度,畅通用户的设置渠道,将信息的选择权还给用户,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要加强内容把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以“人工推荐+智能筛选”来优化推送方式,大力传播和弘扬主流价值,不能让“有意思”代替了“有意义”。
(摘编自羽生《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
材料二:
在各类资讯铺天盖地的今天,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推荐其最喜闻乐见的资讯,降低信息过载,提高阅读效率。然而个性化推荐也常常夹带“私货”,鱼目混珠,甚至会给用户带来认知风险。以新闻和评论为例,个性化推荐的结果是每个人收到的资讯都是为其量身定制的,像一份“个人的报纸”。这必然导致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越来越多自己偏好的信息,其他信息则被屏蔽,如同自己吐丝把自己包裹起来,导致思想的偏狭,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茧房”。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 广泛应用,用户获取信息变得更精准便捷,但同时也出现了内容质量低下等问题。
B. 为了实现定制服务、精准推送,并获得用户的注意力,新媒体平台使算法彻底沦为了打擦边球的工具。
C. 用户的偏好既是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为其量身定制推送信息的依据,也是造成“信息茧房”的原因之一。
D.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便利与安全的矛盾,用户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有助于其从容面对个性化推荐新生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算法仅仅用于追逐商业利益,平台用户就可能会被推送大量同质化、商业化或者虚假化信息。
B. 先进的技术应服务于传播客观公正、积极健康的内容,不负责任的“搬运”会导致网络藏污纳垢。
C. 追求经济效益的新媒体平台无法担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难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能强化价值引领。
D. 受困于“信息茧房”的用户可能会失去接触更广阔的信息领域的机会,导致信息窄化、认知固化。
3. 下列对材料论证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运用大量事实论据,批判一些平台忽视内容、滥用算法的做法,体现了说理的针对性。
B. 材料二辩证分析了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的弊端与好处,认为其对于用户而言利大于弊。
C. 材料一中“读心术”“牢笼”“安全阀”使用了比喻论证,使说理形象化,更易为读者接受。
D. 两则材料都认为应扬长避短地使用算法,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用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场。
4. 两则材料都能“对症下药”,针对个性化推荐存在的弊病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新媒体平台使算法彻底沦为了打擦边球的工具”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新媒体平台打着定制服务、精准推送的幌子,让算法变成了打擦边球的工具”一句可知,是一些新媒体平台使算法变成了工具,而非选项所述“新媒体平台使算法彻底沦为了打擦边球的工具”。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无法担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难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能强化价值引领”错误,根据材料一第四段“新媒体平台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担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飞翔的故事
李浩
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国。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
他表现得不思蜀。他不听蜀乐,不读和蜀有关的书籍,同时也尽可能地不亲近自己旧日的蜀臣,就是他们在求见自己的时候,安乐公也总是寻找理由推脱;就是见了,他也是一副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