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教学目标
(一)从前人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事例中获得教益,为祖国四化建设的伟业而奋发学习。
(二)学习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中心的写法。
(三)掌握古汉语句子成分(主语)省略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难句译注。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无从:不知从何处。这里指没有办法。致:取得。这里指买到。以,连词,可译为“来”。家境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看。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或:有时。其:代词,代“先达”。叱咄:斥责。其后省略了表“我们”的宾语。色:脸上的神色。这里指态度。其前省略了主语“余”。至:周到。以:连词,可译为“来”。复:回答。有时碰上他斥责(我们),(我的)态度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绝不敢(随便)回一句话。
3.弗之怠。
弗:副词,不。之:代词,指学习。“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句式。不敢放松学习。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以:介词,介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因为”。中:指读书求学的里面。者:助词,相当于“……的”。“乐者”,可译为“快乐的东西”,口体之奉:嘴里和身上所得到的奉养。“之”,助词,的,“奉”,用如名词,奉养的东西,也就是“享受的东西”。因为(书)里面有令人十分快乐的东西,(我就)不去理会嘴里吃的身上穿的不如人家啊。
5.生以乡人子谒余。
以:介词,凭。乡人子:同乡人的子女,也就是“同乡晚辈”。作者的故乡浦江县同东阳县在明朝均属金华府,故曰“乡人”。谒:拜见。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
6.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