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8/20 20:50: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20字。

  《溜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品读小说叙事人称和叙事视角之妙,理解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重点)
  2. 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阿城简练传神的语言特色。(难点)
  3. 披文入情,理解作者借溜索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自读课文,尝试用第三人称或从马帮首领视角重新讲述故事,任选其中一个形成文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安忆说:“小说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讲故事。”在作家中,阿城被誉为“中文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他究竟是怎么讲故事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溜索》这篇小说来学习他讲故事的方法。
  二、变换视角,体会手法之妙
  阿城的很多小说都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这篇《溜索》也不例外。第一人称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得阿城偏爱呢?
  1. 请同学用第三人称重新讲述该故事。
  示例:马帮在山里赶路,走到高高的悬崖边,准备过溜索了。马帮汉子动作熟练,毫不畏惧,一个个上了索。后来有一个新人哆哆嗦嗦爬进角框。首领把他往前一送,就看他整个人定在了那里,好一会儿,才伸手去拨绳索。等到了对岸,他软软地爬出框子,惹得众人一阵发笑……
  2. 对照课文,你认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哪一种人称叙事效果好,好在哪里。
  提示: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
  明确:第一人称叙事更引人入胜
  (1)第一人称叙事时,融入大量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刚听到隐隐闷雷声时,“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听多了“生疑”,等到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多处心理描写步步设疑,暗示怒江环境非同一般,侧面烘托出峡谷的奇险,强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还有大量对生理反应的描写。比如刚到岸边时的“抽气”“抖腿”,从溜索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小肚子胀得紧,像有尿,却不敢撒,生怕走了气再也立不住了”“眼珠涩涩的”……作者通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