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3月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29 22:25: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310字。

  高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史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中国第一本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戏曲史著作是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出版于1915年。《宋元戏曲史》开宗明义的一段话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论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论将元代的戏曲剧本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等并称。若在这一系列中再加上明清小说,就完整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一脉相承的进化史。
  但是,悉心琢磨一下这些文学体裁在各自时代中其创作者的身份和创作目的,以及接受者的文化水平和总体数量,我们就会发现,用这样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把作为通俗文化的戏曲作品与属于精英文化的经典文学体裁和作品相提并论,是有问题的。
  王国维所赞赏的元曲,是经过了几百年的自然存毁和文人汰选而被经典化的戏曲文学作品,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共同进入了知识分子的阅读史。但戏曲从来就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戏曲创作本身是娱乐市场上的生产活动,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在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中,戏班的组织,演员的培养,演出实践的安排、管理、宣传,观众的接受与反应等等,每一个元素的重要性都不亚于戏曲的文学创作本身;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戏曲文学之外的元素才构成了戏曲之所以成为戏曲的本质特征。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将戏曲史纳入正统文学进化史,侧重文学曲词,关注经典作家作品,这种观念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戏曲史的主流研究思路。虽说从20世纪30年代周贻白的《中国剧场史》,到50年代徐幕云的《中国戏剧史》可以看出,确实也有学者在努力拓展戏曲史的研究领域,对戏曲的舞台结构、班社组织、演出排场、服装道具等有所涉猎,但仍然是以经典戏曲研究为主体,缓慢积累着周边的知识信息,没有能够通过戏曲史的研究呈现出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广泛的社会现实。
  公平地讲,《宋元戏曲史》诞生的年代,正是梁启超批判中国传统史学之弊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的话音刚落之时,而王国维就已经把几百年来在文人士大夫眼中都不入流的元曲,纳入了中国正统古典文学的进化系列。在当时,其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震撼性的时代意义自不待言。而研究内容局限于文学也有其不得已之缘由。他在《宋元戏曲史》中所考察“宋金以前之杂剧院本,今无一存”,而戏曲演出相关的全部活动,也限于传统历史记载的偏见,都只能在边边角角的史料中找到寥寥数语。
  在其后近百年间,戏曲史的研究思路仍然长期受到局限,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对王国维的路径依赖;还要归因于学界自身生存状态的局限。可以说直到20世纪末,国内的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各项文化产业均市场化之后,国人才开始对都市生活、市民社会、娱乐产业有切身的认识和体会,才能够有基础去观察相应的历史现象。这其实是个有趣的历史悖论:学习历史是为了解现在,但是如果没有现实经验的对照,我们往往也认不出历史曾经的面貌。
  直到世纪之交,随着各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理论和经验的不断累积,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和充实,戏曲史的研究才终于不再仅仅是戏曲作品的文学史、音乐史,或者戏曲名伶的个人艺术成就史,而更成为一部广阔的社会生活史。戏曲史的研究,从这时才刚刚开了个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王国维看来,中国古代文学的进化史应包含元代戏曲剧本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
  B. 戏曲是娱乐市场为商业演出提供素材加工服务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它不是为阅读而产生的体裁。
  C. 在王国维以后的近百年间,戏曲史的研究思路和领域都因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不足长期受到局限。
  D. 戏曲史的研究领域应当涵盖与戏曲相关的全部活动元素,而不是仅局限于研究戏曲作品的文学史。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先指出《宋元戏曲史》研究思路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论述了其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B. 文章通过列举周贻白与徐慕云的著作,论证了学界在研究中国戏曲史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C. 文章在辩证分析《宋元戏曲史》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悖论,并强调历史与现实是互为参照的。
  D. 文章最后指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戏曲史应有的研究方向,使论证全面完整、观点得以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作者对待《宋元戏曲史》的态度来看,我们在谈论戏曲史抑或文学史的时候也不必盲从甚至偏信名家之言。
  B. 戏曲作品既不比戏曲的其他元素重要,也不能代表戏曲的本质特征,所以对它的研究不能替代戏曲史的研究。
  C. 以线性的进化论文学史观来研究中国戏曲史的思路,滥觞于王国维,终止于世纪之交,影响了学界近百年。
  D. 学术研究有时也会为时代物质条件所限,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市场化,可促使人们深入认识某些研究课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对经典阅读心向往之,却有心无力,这应该是经典阅读危机最为清晰的表达。经典阅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尴尬境地,有着时代大背景及与现实交织的诸多复杂原因,比如经典教育缺失、社会生活变迁、娱乐文化挤压等。而且这一问题的严峻却无形、反复又自成生态的特点,决定化解这一危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观念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内生动力的生发也是厚积之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可能才是正解。          (摘自《让经典阅读在年轻人中复归》)
  材料二:
  2016年10月,天津大学的一个学生社团曾围绕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作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收到的一组回答让他们深思:一方面,受访大学生表示“不读书上不了台面,会暴露自己没有修养”;另一方面,受访大学生又表示“要花精力聊微信等,建立归属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