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2 6:11: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80个字。
.《庄子》二则
教学目的
1.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2.体会课文 想像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整体感悟
1.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浑沌之死》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
  第二层(第2、3句):倏和忽打算报浑沌之恩,要为之开七窍。
  第三层(第4句):浑沌之死。
  《呆若木鸡》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开端——养斗鸡。
  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一步步发展——斗鸡的变化过程。
  第三部分(第6句):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呆若木鸡,不战而屈人之兵。
  (2)结构图
       ┏ 开端:浑沌待倏、忽甚善   ┓
  浑沌之死 ┫ 发展:倏忽为报恩,为开七窍 ┣ 好心办坏事
       ┗ 结局:日凿一窍,七日浑沌死 ┛
       ┏开端 → 为王养斗鸡                
       ┃     ┏ 方虚骄而恃气;犹应响影 ┓
  呆若木鸡 ┫发展 → ┫ 疾视而盛气        ┣ 精神内敛  
       ┃     ┗ 鸡虽有鸣,已无变     ┛
       ┗结局 → 呆若木鸡,德全,无敢应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