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教案17
- 资源简介:
约3290字。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
一、文本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课文都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而深刻:有的论述人生的理性抉择,有的叙述不畏强暴的故事,有的描述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有的则是不同时代词人们抒发的壮志豪情。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善于汲取思想精华,获得情感的激励,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记叙了强大的秦国与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本文塑造了唐雎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从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人物语言、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各方面来看,本文都具备了后世小说的诸多要素,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值得细细品味。
二、学情分析:
初三下学期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和较好的语感,在翻译这篇文言文的问题上困难不大,因而理解内容方面的问题也不大,只需对重点字词和语法现象重点关注。在理解人物形象方面也能有比较正确的整体感知,但在对人物对话的细致分析上会分析不到位或者思考不深入,因而难以真切感知人物的形象特点。
三、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策》,积累重点字词。
2.熟练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体会人物对话的特点,体会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有胆有识的勇士形象。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对话的细致分析,真切感受人物风采。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根据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一)导入 我们先学习一个词语“使命”,字典上解释为: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指重大的责任。请大家思考一下文中谁下了一个什么命令?接受命令的人完成使命了吗?带着这个问题走进2000多年前的战国的一个故事 ......
(二)预习检测--读准字音
1. 写出红字的拼音,订正读音
2. 指生读,齐读唐雎 怫然韩傀 免冠徒跣缟素 庸夫色挠 以头抢地耳
3. 预习检测--文常 (指生回答)《战国策》相关常识体例:国别体通史(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