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700字。
《溜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跳读课文,揣摩环境描写作用,体会语言特色。(重点)
3.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领略英雄本色。(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激趣导入
他,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他,是当代著名作家、编剧。首部短篇小说《棋王》一经发表,就以独特的创作风格而震动文坛。他,就是阿城,原名钟阿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篇笔记小说《溜索》。
二、资料助读,了解信息
1.关于溜索
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通常用两条或一条绳索,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或其他固定物上,一头高,一头低,形成高低倾斜的态势。渡河者把皮带或绳索系于腰间,绳上挂以铁制滑轮,借倾斜之势滑过河。溜索可以溜渡人、货物、牲畜等,是交通不便的临江山区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2.关于马帮
马帮,就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在1910年以前,云南境内并没有大的交通干线,货物的长短途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加入马帮的人,要面临生意上的风险、自然环境的危险、沿途强盗的威胁,所以他们大多有着非凡的胆识、坚韧的毅力、勇敢的气魄。
自2013年建成墨脱公路以来,马帮的铃铛声渐成历史回响,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迎来亘古未有的命运改变。
3.补充资料
我国云南的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