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70字。
爱国词二首
(《诉衷情》 《柳梢青》)
三水实验中学 郑康华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爱国精神。
2.学会通过词的意象与关键词句来把握诗词的的情感。
3.掌握对比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通过词的意象与关键词句来把握诗词的的情感。
2.掌握对比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手段:点拨法 讨论法 诵读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语设计:在华夏文明灿烂的历史长卷中,古典诗歌是一块熠熠闪光的瑰宝,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千百年来,古典诗歌像一条横穿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民族灵魂的精髓,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继唐诗之后又一座高峰。宋室南渡以后,宋词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感时伤乱,抒发爱国情怀成为词的一大主题。形成了以辛弃疾 陆游 刘辰翁 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人为代表的爱国词派,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宋词中的爱国词。
二 词作鉴赏
提问学生喜欢哪一首词(换句话说这就是欣赏诗歌的问题,怎样欣赏诗歌呢?从情感格调,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这两首词肯定有某些东西打动你的心)
(我喜欢陆游,喜欢他赤诚的爱国之心,喜欢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我喜欢刘辰翁,喜欢他对故国怀念之深沉,我更喜欢他们的词作,因为他们把忠诚都融化在作品中,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鉴赏规律:(鉴赏什么,怎样鉴赏)
情感格调,题材内容,表现手法
学生朗诵 教师范读 个性朗读
(一)情感格调
《诉衷情》的格调怎样,是喜还是悲?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悲伤的,我们知道,词人的思想情感可以通过他所运用的意象体现出来(间接表达),例如,要表达词人哀伤凄惨;则可以在词中咏唱雨打梧桐,鹧鸪哀鸣,寒蝉凄切,另外还可以词从一些关键词或句中感受到词人的情感(直接表达),“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一句,作者放眼西北,神州沦丧,回首人生,两鬓繁霜,沉思往事,壮志未酬,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写尽人生的失意,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词人没有料想到,一生虽有抗敌报国的壮志,却长期被投闲置散,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 报国欲死无战场,淋漓尽致地抒发作者英雄迟暮壮志未酬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