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教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2/8 16:41: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20字。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2020年8月26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九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2课 梅岭三章
  难点名称 理解诗中诗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知识点本身内容比较抽象:如何理解诗中诗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需要先从把握诗歌的内容出发,让学生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再关注语言表达与运用,也就是诗人是如何来写的;最后就是体悟诗人为什么写,即可理解诗中诗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于革命题材的诗作接触较少,对于诗中的一些特定意象理解困难,这对于诗人情感的体悟就有难度,还有就是新诗旧体这种诗歌形式,学生也存在理解上的一些困难。
  难点教学方法 1. 通过反复诵读、品读、悟读,理解诗作创作背景,把握诗作内容、解读诗歌意象,体悟诗人情感。
  2. 对比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生与死的抉择,是人面对的最严峻的考验。也正是在这一关头,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回顾过去、瞻望未来,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梅岭三章》正是革命者陈毅同志在生死关头的告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理解诗中诗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第一步: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
  第二步:朗读小序:勾画出重要内容,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思考小序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小序点明时间、地点、事件的缘起,更重要的是展现了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这对于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有重要意义。小序告诉我们,这三首诗是在“梅山遇险”,面临生死考验,又“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得诗"说明作者从容、镇定。诗“留衣底”以明志,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
  补充: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
  1936年10月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庾遇险,马上转回梅山,正遇上敌人搜山,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放火烧山,适逢大雨,山火被雨淋灭。他们天黑时佯装撤走,半夜时又如
  狼似虎地扑了回来,但还是一无所获。当夜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就埋伏在陡坡上丛莽间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地方。
  后来敌人从叛徒提供的情报中,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又兴师动众,日夜搜查,持续了“二十余日”,直到十二月初“西安事变”发生,敌人内部慌乱,才悻悻离去,于是“围解”。《梅岭三章》就是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