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23 9:22: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10字。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教师应提示学生不仅要反复诵读,而且要切实掌握诵读文言文的三种方法:一是“疏通文意的读法”,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二是“推究文理的读法”,旨在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三种读法是诵读的三种境界,力求达到第三种境界。
  2.讨论点拨法。本文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有较浓的阅读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小组讨论解决,也可请教别的小组成员或向老师提问。
  3.复述法。教师要求学生复述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够这样做的原因,借此梳理行文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品读法。重点鉴赏本文借事说理的写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5.延伸拓展法。可以把本文与荀子的《劝学》进行比较,体会比喻说理和借事说理的不同;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及文体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