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学案3
- 资源简介:
约17010字。
3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基础自主学习区]
一、认字音
揶揄(yé)(yú) 濯足(zhuó) 彷徨(pánɡ)(huánɡ)
睿智(ruì) 笃信(dǔ) 膳食(shàn)
待哺(bǔ) 粗粝(lì) 慷慨(kǎi)
屈膝(xī) 怯懦(qiè)(nuò) 特殊(shū)
蓄辫(xù) 煽动(shān) 饷银(xiǎnɡ)
怂恿(sǒnɡ)(yǒnɡ) 诏谕(yù)
累罪行累累(lěi)果实累累(léi) 冠怒发冲冠(ɡuān)冠军(ɡuàn) 给给予(jǐ)给力(ɡěi)
便方便(biàn)便宜(pián) 提提防(dī)提起(tí) 裨裨益(bì)裨将(pí)
塞要塞(sài)活塞(sāi)塞责(sè) 扎捆扎(zā)扎针(zhā)挣扎(zhá) 咖咖啡(kā)咖喱(ɡā)
模模糊(mó)模样(mú) 相相干(xiānɡ)相片(xiànɡ) 缉通缉(jī)缉鞋口(qī)
二、记字形
pí(脾)气偏pí(裨) ái(挨)打尘āi(埃) kē(磕)头kē(瞌)睡
chè(撤)换车zhé(辙) lǚ(履)行fù(覆)盖 bié(蹩)脚piē(瞥)见
duò(堕)落zhuì(坠)毁 jí(籍)贯慰jiè(藉) mò(蓦)然mó(摹)写
三、辨词义
1.反抗 抵抗
[辨一辨] 两者都表示用力量制止别人的进攻。但两者的适用对象不同。“反抗”的对象除敌对武力的“侵略”“进攻”等,还常常与“压迫”“剥削”等搭配,“抵抗”的对象一般是敌对的势力。“反抗”的对象可以是个人,“抵抗”的对象除此之外,还可以指病菌、寒冷等。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导演的《影子部队》运用多种艺术方法,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抵抗运动及其时代的反思,歌颂了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2.国事 国是
[辨一辨] ①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方针大计。②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国是”严格用于人民代表在中央所议的国家大事。
国家主席习近平完成对拉美四国的国事访问后,马上召开中共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近期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共商“依法治国”的国是。四、积词语
[背一背]
1.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2.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3.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名,占有。
4.怒发冲冠:指因愤怒而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5.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6.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注意:区分“前仆后继”和“前赴后继”。“前赴后继”指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侧重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前仆后继”侧重形容不怕牺牲。
[练一练]
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应用的正误。
1.记者招待会上,这位领导的讲话引经据典,显示了深厚的文化素养。( )
2.我的母亲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我对于信仰鬼神的漠不关心而责备我,但我的父亲则不说什么。( )
3.从一文不名的边缘球员到一飞冲天的全民偶像,林书豪几乎一夜之间家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