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学案
- 资源简介:
- 约10930字。 - 自读文本 管鲍之交 
 管仲为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经鲍叔牙保举,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卿。管仲在齐进行改革,使国力逐步富强。在此基础上,管仲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其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鲍叔牙推荐管仲,不仅仅是荐贤,更重要的是让贤,他甚至牺牲自己来成全管仲,这都是为了友谊,为了国家。鲍叔牙不仅是一个好伯乐,还是一个爱国者。管鲍之交的故事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一、字音
 管仲(Zhònɡ) 鲍叔牙(Bào) 封邑(yì) 商贾(ɡǔ)
 二、一词多义
 (1)与①尝与鲍叔贾 连词,和、同②分财利多自与 动词,给
 (2)以①鲍叔不以我为贪 动词,认为②齐桓公以霸 介词,凭借
 (3)事①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动词,侍奉②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动词,办事
 (4)而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连词,表转折,却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连词,表并列,而是
 (5)多①分财利多自与 副词,多多地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之也动词,推重、赞美
 三、古今异义
 ①不以为言
 古义:以……为。
 今义:认为。
 ②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古义:出谋办事。
 今义:找职业。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以身下之 名词作动词,居下
 (2)动词的活用
 召忽死之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3)形容词的活用
 ①鲍叔不以我为贪 形容词作名词,贪婪的人
 ②鲍叔不以我为愚 形容词作名词,愚笨的人
 ③鲍叔不以我为怯 形容词作名词,胆怯的人
 ④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困厄,窘迫
 ⑤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判断句
 译文: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②管仲既用 被动句
 译文:管仲被任用以后。
 ③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动句
 译文:我曾经多次做官,但多次都被国君驱逐。
 ④吾幽囚受辱 被动句
 译文:我被囚禁遭受屈辱。
 ⑤任政于齐 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齐国执政。
 ⑥齐桓公以霸 省略句
 译文: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
 ⑦分财利多自与 宾语前置句
 译文: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给自己一些。
 1.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你如何评价鲍叔牙?
 [名师指津] 第1问从文本中寻找有关信息;第2问从礼人、知人、容人、荐人等角度来分析作答。
 [我的理解] 不谈论管仲在经商时对自己的欺瞒行为,不认为管仲贪心、愚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