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课堂实录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4/15 10:48: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90个字。

  《唐雎不辱使命》课堂实录
  课前请学生完成导学案
  1.圈出不认识的字词,自由翻译课文中的对话,早读小组内解决。
  2.谈谈你了解的《战国策》,上课的时候上台展示。比如:我们了解的唐雎的故事还有——
  3.找出课文中的精彩对话,分析其性格特点。
  比如:唐雎语言——唐雎的性格——
  4.查阅网络,或课外图书《吴越春秋》、《史记》、《战国策》,找出专诸、聂政、要离等“士”阶层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古代的“士”文化。
  故事内容:
  我的感想:
  (主要培养络,翻阅课外书籍,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的能力,打破四十五分钟的限制,把阅读开展下去。)
  课堂实录
  激趣导入:
  师: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恩来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可就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
  记者潜台词: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
  周恩来潜台词:派克钢笔是战利品,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中朝人民的手下败将。
  外交史上“不辱使命”的人或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的一位。
  【激趣导入,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为了拉近“古代、现实与未来”的距离,我将这篇导入的思维触角伸向当今时代,希望架起古今的桥梁。】
  字词疏通:
  让学生自主朗读,学生提出有一个词语“休祲”不甚明了。
  (屏幕出示)
  偏义复词,“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词素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王力《古代汉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