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00字。主要抓住了重要的字词及语句。 
《原毁》教案 
古文运动   
 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写作背景 
    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   
疏通课文   
第一段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 轻以约。 
›     责:责备,要求。 
›     重:严格。 
›     周:周密、全面。 
›     待:对待,要求 
›     轻:宽容 
›     约:简少。 
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别人就愿意做好事。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 
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  求:寻求。 
›     所以:……的原因,……的道理。 
›     是:这样。 
听说古代的圣人舜,他的做人,是个仁义的人。探究舜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     以:而,连词,表修饰。 
›     就:追求,仿效。 
早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不如舜的行为,发扬那些与舜相似之处。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也 
(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他的做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探究他之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不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与周公相似的地方。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