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660个字。
19 枣儿
教学方法指导
怎样理解本剧的思想内容?
本剧的思想内容具有双重性、双向性和多样性。
双重性:本剧的思想内容,在表层上,表现的是牵动人心的深切亲情,一位老人与一个男孩的纯真情义,以及老一辈的深厚乡情;但在深层,表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情感动荡、人生变化和生存考验等。
双向性:本剧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实际上有恰恰相反的两个方面:它既表现了深挚强烈的至爱亲情,也反映了家庭关系的必然变化;既表现了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也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向;既表现了人们对传统的依恋,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也反映了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其中有迷茫,也有清醒;有困惑,也有企盼;有对往昔的眷念,也有对未来的呼唤。
多样性:本剧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可以有多样化的理解。例如:本剧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都是剧本思想内容的应有之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能关心、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教法:演读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现实中的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吃。本篇课文中的“枣儿”是不是仅仅指现实中的枣呢?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99年,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枣儿被遗忘了,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